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同意国内运营商资费过高的观点。
那么,流量清零本身没有意义?
其实现在运营商套餐就像带宽包月一样,不同的是限制你最大使用流量而已,其实按0.3元/M使用,就是运营商给的“不清零”套餐,即使我们把10元100M清零换成10元30M不清零也是没有意义的,别指望提高运营商成本还希望运营商不涨价的。一旦包流量不清零,那么一定会存在更便宜的包流量清零套餐。 不确定性增加运营商成本,终会消费者买单。 运营商建设基站需要应对流量高峰期带来的问题,如果流量不清零,就有可能将好几个月存下的流量在同一天使用(比如热门事件或者其他原因)。那么,便会增加运营商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成本,进而导致的结果是流量资费过贵。
流量不清零真有那么美好么?
首先,如果运营商敢于流量不清零,就一定意味着它肯定可以提供更便宜的清零套餐。 1.大量的流量将积攒在高峰期使用,比如一年存下来的流量都可能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使用,甚至是拿来看电影。而以往不清零时,大家不会这么做的,这样结果就是,整体网络变差,运营商建更多信号塔,为此消费者也将付出更多成本。 2.合约机有大量的流量积累,他们回家看电视剧都是有可能的。整体成本升高,合约机剩余的大量流量不再纠结,到时候必然成为第一选择,运营商进而垄断手机行业都是有可能的。
类似的服务器租用的流量如何计算?
给大家举个类似例子,服务器如果按流量计,大概费用是0.3元/G,200元/1000G的样子,流量不清零,加上主机的60元/月费用。但是你要知道,按月租用下来是相当便宜的,120元一个月,包含主机以及2000G的流量,流量月底清零。服务商敢于给这么大流量的原因就在于,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会用尽流量,所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服务商成本,也不会因此增加服务商的不确定性。
如果运营商流量不清零,你还用得起流量么?
如果按照前面的例子,流量不清零,费用涨5-7倍的话,你还觉得流量清零是一件坏事么。
其次流量清零和不清零其实是两种计费方式,国外也有类似的案例,至于流量转让,只能算作运营商增值服务来提高自己竞争力。
追根到底,其实我们需要的是运营商降低资费,而不是跟运营商玩这种游戏,运营商间存在暴利,但不是靠这种文字游戏能打赢的,我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流量清零上面,却忽视了真正的资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