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却不如别人几个月的精彩。
历史篇(小时候)
生于一个月圆之夜,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和妈妈、外婆、外公在一起生活,外婆总是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心灵手巧,剪纸、包粽子、腌酸菜……似乎外婆是无所不能的,可是外婆很少外出,身体很是不好,即使夏天也要戴着帽子,我一直不知道是为什么,一直以为是信奉耶稣。
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外婆对外公不怎么好,总觉得外公很累,一直以来却也任劳任怨。我虽然也很同情外公,却也不能为他做什么。直到之后,听说外公之前把家里的钱都败光了,对外婆和孩子也不怎么好,那时候虽然不怎么理解,却怎么也没能把外公和那样的人联系到一起。
外婆每逢星期天都会去”教会“,我有时候也会跟着一起去,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可是梦里可以梦到那个人在讲,有一次,外婆问我的时候,我给回答上来了,那时候这种叫”双皮脑“,只是早已没这特异功能了。
小姨后来在油田工作,每次回来都会带一些东西,那个时候家里并不富有,能吃一桶装康师傅面就很高兴了,当然也喜欢八宝粥。小姨比较严厉,但总归还是希望家里来人的。那时候据说,烧柴火突然旺,是火在“高兴”,家里最近会来人,于是,我为了看火是不是“高兴”,便经常帮家里烧柴火。
舅舅当时是在学修车,每次也总会带来一些小玩具,都是挺喜欢的,也跟舅舅最玩得来。那个时候总喜欢拆舅舅买回来的玩具,可拆了就装不上了,因此也经常被妈妈痛骂一顿。
家里冬天大多都在吃酸菜,那个时候还没有大棚,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吃肉,童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在大勺子上炖了一勺肉。
夏天的时候,我们在河边玩耍,和稀泥,过家家,因为这还经常被家长催回家。整个夏天似乎都是在和水在玩耍,不论是捉鱼还是打水仗。
初秋,我们就开始摘杏,说实话,很多时候是在偷,我胆小,一直不敢上树,所以至今也没能学会。一直是在帮捡落在地上的杏,当然,杏还没有成熟,小时候大家都喜欢那种酸得软掉牙的感觉,所以杏很早就被我们摘光了,我一直也没有见过成熟的杏。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在河边烤玉米吃,觉得特别好吃。
冬天,打雪仗,穿得和小鸡一样。当然,扫雪也是日常活动之一,那时候雪是能积很长时间的。所以几乎家家都在堆雪人。
傍晚的时候,外面总会响起“布谷、布谷”的声音,很是神奇,虽然一直很想出去看看究竟,但是一听说晚上有鬼,就吓得不敢出去了。
我听说母鸡不啄人的,于是一天,就把食指伸给正在孵小鸡的母鸡,结果真给我啄了一口,一层皮没了,疼得我直接哭了。其实那个时候很怕蛇,直到现在也是,有人说我大概是田鼠变的。
初五开始,每隔五天是这里的集市,那时候很多东西也都只能在集市上才能买到,妈妈也会带我来这里买一些东西,那时候,衣服都是哥哥穿完弟弟穿,一件衣服往往能来来回回倒好几个人的手中,妈妈总会带我来买菜或者买点小玩具什么的,而且一直以来都比较疼我,在我印象里,一直没有爸爸,后来我也在奇怪,却也只能得到”爸爸不在了”这样的答案,我并不知道的是父母在我满月的时候已经离婚了。
直到后来上学,经常和妈妈同时的孩子在一起玩,因为我最小,所以也老被欺负,因为这事也总是让妈妈操心。后来妈妈问我,为什么和别人打的时候总是不还手,我说了一句:“我既不希望别人被打伤,也不希望自己被打伤。”即使到现在也是一样,虽然我会还手。对于吃,现在几乎是不挑食,可那个时候还是比较挑食,不怎么喜欢吃面的,但是饿的时候还是会吃方便面,于是那个时候妈妈用电炉给我煮方便面依然记得。
第一次尝试着去上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算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因为实在是太淘气,被老师批了一顿,然后悻悻回家了。直到第二年才开始上学,(没有上幼儿园)是从学前班开始的,倒也是很贪玩,小霸王是那个时候的记忆,经常玩得忘了吃饭,然后被妈妈骂。后来流行打玻璃球,用纸叠各种各样的东西。
上学后,比较懒,所以有时候让妈妈帮代写作业,然后自己填答案,因为妈妈写的字实在是太漂亮了,所以数学老师一眼就发现了,我居然给说了句:“本来不让妈妈帮我写的,可妈妈非要帮我写。“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是妈妈生气了,用竹条打了我,结果打到脸上一条血印,后来去包扎了,留下了伤疤,当几乎是毁容了,却来也从来没有因为那事恨过她,买了去疤痕的药才见好。
心灵:小时候的印象是没有父亲的,所有家里人一直来也比较疼我,所以有时候感觉是被惯坏了,那个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也从没觉得受苦,和同龄人比起来,我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或许现在还有着那份童心,只是再也没有那般年纪了。
成长篇:
一直到8岁,我对别人说的话从来不怀疑的,比如你告诉我这件事是真的,我就从不怀疑,记得有谁骗了我,编造了个荒谬的理由我居然傻乎乎的相信了,那个时候正好有个学生喜欢看小说,就把小说里情节讲给我听,我信以为真了。因为,我总是觉得如果别人说不会骗我那就肯定不会骗我,直到后来有一天两个同学给了我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之后,我居然才傻乎乎的意识到,原来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那个时候秋天,从山上往下跑,是没有路的,突然跌倒了,整个人从山上滚了下来,害怕极了,正巧,下面有块梯田,我滚到边上才算挺了下来,好在没有受伤,如果没那块梯田,估计就要挂了。
小时候其实比较骄傲的,做点什么事情总是高兴得不得了,也总是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思考问题的时候也总是比较个人的得失,所以即使是这样,很多同学也因为我妈当时给他们带过课,比较照顾我,现在想想也是比较感动的。
这问题后来到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当时和老师关系比较好,却和很多同学组成了对立面,直到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在努力改变自己,直到和最为反对我的同学做了朋友后,这问题才得以缓解。
15岁那年,是唯一一次和妈妈动手,也是最后悔的一次,虽然没造成什么伤害,不过自那以后开始渐渐懂事了,原来~自己欠老妈太多了。
所以到高中之后,我的人脉还算不错的,也算个愤青级别的爱国主义青年,那时候有个英语老师对我影响极为深刻,事情是这样的,在老师批改我的作业,我开玩笑说:”老师写的字也不怎么样。“结果老师很生气,当时说我:”管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是啊,我一直在做的很多事情没有意义,我开始了自己的反思。后来有一节课上,一同学英语造句,大意是:”他被车撞了,可是没有人来救他。”,这个句子后来被老师改成了:“他被车撞了,后来有许多人来救他”,老师的解释是,虽然很现实,但是没能力去改变,那就不如接受好的“现实”,何必让自己心情不愉悦。可以说这两句话,在我后来是很受用的。
某年的2月15号,算是我人生第一次恋爱,当然学校还是不允许的,原以为一切就可以这样下去了,可是,一些磕磕绊绊总还是有的,同年10月,我被甩了,还是没想到这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原本很多事情也都变得不习惯了,仿佛是个天昏地暗的日子。那个时候对感情的理解还处于生命属于感情的一部分,或许只有“心不动,则不痛”,因此想到很多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直到后来用刀划向手腕,当然没挂掉。那时候,突然才懂得:这事情已经无法去挽回了,既然死都不怕,那还怕什么?虽然在随后的半年甚至一两年里还是没能走出那段阴影,但还是觉得应该认真去对待,将心比心。后来比较感动的一件事是,我说过我想学C语言,于是有个女生跑遍城里的几乎所有书店,买到一本C语言相关的书,和从一本杂志上撕下几页有关C语言的书,送给了我,这事我直到我后来才知道。当然,从内心来讲,我没办法保证一直只喜欢她,所以,我还是拒绝了,因为对我难以保证的事,我并不希望伤害到谁。
后来,几经奋斗,还是考入了这不怎么如意的大学,因为当时以为大学都是有湖,有图书馆的,结果发现到了一片荒地上。大学,埋藏着太多的幻想,自己也有一些缺点没能改正,比如:好面子和不怎么愿意承认错误。所以我一直在尽力克服,如果这些缺点还存在,那自己凭什么去做一个优秀产品经理。而且,当时一直在权衡做事情的价值,直到了一种极端,所以,很多时候,开会什么的,是尽量避免的,也因一直在考虑价值的问题,和很多朋友都失去了联系,几乎一年多的时间,我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放短假也是很少回的,因为来回车费200多,差不多够7天的伙食费了。直到有一天突然在想,自己和妈妈的见面机会还有多少?我才明白,很多事情是不能用价值来衡量的,或者说是远高于价值的,比如”关系“。所以后来一直在珍惜和每个人的关系,一直在和很多人说对不起。
这期间其实也是有着和别人短暂的感情的,当时有一段时间是很多事情在忙,所以相互冷淡了,结局是我不希望看到的,当时有一个问题是:”你该为一个人而改变自己,还是让对方适应你的生活?“”我愿意去改变自己,但如果有人愿意去适应我的生活,我还是会很感动并感恩的“。
后来明白一个问题是,做事情想着你的初衷,之前有一个哲理故事叫“砍树”,内容是这样的,老教授问:“如果你要上山去砍树,一颗粗,一颗细,你会砍哪一棵?”“当然粗的”,老教授接着说,粗的那棵是普通的杨树,细的是红松,那现在会砍哪一棵“”当然砍红松了“又问:”杨树笔直的,红松七扭八歪,又会砍哪一棵呢?”有人问,教授想告诉我们什么。教授回答:“你怎么不问问你为什么去砍树呢?如果取材必然杨树,如果工艺品必然红松。”还有一个例子是,武侠小说里,经常有为了救同伴,自己牺牲的,这个初衷是为了救同伴,那么同伴留下来送死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心灵:成长伴随着无奈与伤感,我们不得不离开,那段日子却再也不能回来,有时候走得太快了,发现失去了好多。年轻的时候,有着冲动,感谢还有着那份纯真。
感悟篇:
我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看过,但很少去看那种东西,因为我很怀疑虚拟的价值。
游戏,曾很疯狂地玩过,但是总体来说对网站的热爱还是高于游戏的,所以在使用电脑的大部分时间里很少会去玩游戏,尤其是有”正事”的时候,现在几乎不去玩了。
高富帅,除了高以外,其他字我几乎都不沾边,我很少买衣服,因为我很难找到在够穿的情况下,新衣服所带来的价值(当然你说可以少洗几次,我也没办法),甚至,很多情况下,我是很有魄力去步行或着骑自行车的,今年5月份,是我第一次进咖啡馆(还是因为活动兑换),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咖啡不值那么多钱,其实后来才发现,值钱的是那种环境和氛围。因此,很多钱其实是花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的。还有一点是,我更加注重的是综合使用成本,一台8000的组装电脑,我用了有6个年头了,从来没坏过,而且配置仍然可以流畅运行很多大型程序,那我为什么要买4000的电脑3年一换呢。一部手机,要么满足我90%的需求和应用,那便宜就好,要么能满足我特殊的需求,有着惊艳的东西,花更多钱也好。
消费,我对消费的看待是,第一:计算综合使用成本。
比如买一双鞋能多穿两倍时间的,即使价钱贵一两倍也无所谓。家里买过一台电脑,组装花了7000多,可是用了快7年了,没出过什么问题,现在性能也算不错,跑个战地3什么的中高特效依然可以,那我为什么要花3000买个用3年性能就淘汰的电脑?使用成本上来说,不划算。
第二:要么实用,要么惊艳。
比如小米3和红米,小米3并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那我就选择实用的红米。
第三:不为省小钱花大钱。
如果吃饭剩下,我一般会多吃一点,避免浪费。但是如果要吃得撑,我觉得就没必要了,既然是吃饭,吃饱就好,没必要损伤身体,搞不好还要付出医药费。
技术,我真的很瞎,这也不知是谁造谣的,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并不是我在做,可以认为我是翻译机,能把需求变成程序猿能听懂得话。我一直想做的是运营,对于技术方面,没有太多的天赋,也只能说爱好,但不精通。
裸婚,我比较赞同的是两个人之间其实最重要的是感情,但是结婚可能一个人一辈子只有这一次,可以不豪华,但总该风风光光过一回,裸婚就显得太儿戏了。
感恩,我觉得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不论是对亲情,对感情,甚至是对敌人,没有谁是天生欠你的,也没有谁是有义务去帮你的,没有理由去记恨,当然,也要感恩帮助过你的人。如果懂得感恩,会有很多人不会去考虑分手。
珍惜,对于得到的东西,我们总是忘记去珍惜,
感情,两个人首先得是好朋友,高于友情,其实就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对于感情的看法,我觉得这是两个人的事情,可如果每次都是任何一方的单方面付出,这样两个人或许都很难幸福。
喜欢男生还是女生:之前说过的一句话,被讹传成“我不喜欢女生”,后来就变成了各种版本,“我喜欢男生”、“我是同性恋”等等,其实最早的一句话是:“我害怕女生哭“,其实还有后半句是:”尤其是看着自己喜欢的人流泪“。
生命的意义:我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却发现考虑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如果童年,你喜欢玩具,却没能买到,等到有一天长大,你买到了这个玩具,却再也没有那个心情去玩了。如果喜欢一个人,却没能表白,等到以后老了,想表白了,却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那,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有些事是值得你去拼的,错过了却再也没有了。
对于自己的评价:一个热衷于理想的现实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