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豆瓣发起了"中老年QQ表情大赏",网友们贡献了不少类似的表情,
这类表情大多采取「主体+文字 」的版式,图片主体通常是美女、鲜花、蝴蝶、婴儿、宠物、造型简单的卡通人物等。配色方面偏爱对比强烈,常见渐变发光阴影等效果,突兀生硬的拼接也不少见。
对于年轻人来说实在很难欣赏这种审美,
但同时,我们喜欢的表情和颜文字也很难获得他们的认同,
他们觉得那不通俗易懂,难以理解。
这种情况或许可以用「代沟 」二字概括了事,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或者换一种问法,是什么导致了两者间审美品位的巨大差距呢?
===========================================
任何一个产品其实都是先由技术提升,再回归审美提升的。
就拿最初iphone来说,屏幕的高分辨率+内容拟物化的设计,让人感觉如此“逼真”,如果最初是高分辨率+扁平化设计,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只是更清晰的诺基亚罢了。等到行业整体技术已经被拉到这种高度之后,回归“审美”,走扁平化趋势,就显得很跟进时代了。
(做过设计的很多可能都深有体会,一些客户会觉得立体效果的更具有“技术含量”)
其实现在中老年人玩QQ时代更像我们06-08年那会玩QQ的时候,也只是重复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审美以及好奇。
在文字聊天时代,相对于文字,QQ默认的这些表情已经显得有趣多了。后来,那些像“年画”一样的表情也显得更有技术含量(神马彩虹色,显得比黑白有技术多了),后来的动图表情更是给这种“技术含量”提升了一个档次。如果QQ魔法表情支持手机端的话,我想也会像当时一样火起来。
而我们这些80后90后,已经是经历过那个时代了,谁给发个会动的表情也不会引起大家好奇心了,反而是大家开始追求审美了。
后来再火起来的就是H5页面了,网页居然可以像放PPT一样动起来,等到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时候,真的就又是拼“审美”的时候了。
所以,中老年表情只是一个技术上升的阶段,还没能停留在审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