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服装、家电等产品的实体店受到(电商)冲击最大,部分实体店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关闭潮。部分传统的百货商场也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景气度持续下降,这对相关群体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 发改委
发改委的逻辑一向比较跳跃,比如涨油价的时候相当干脆利落,轮到油价下跌的时候就支支吾吾了,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比如前不久声称“雾霾严重,油价下跌汽车跑得更欢,这样不利于环保”就不降价了。
“尽管网上商品零售、快递等新兴业态创造了部分新的就业岗位,但也必须注意到网店对实体店带来的冲击和显著的替代效应。”
也就是说电商高速发展,其实是对实体造成了冲击,这是一种替代效应。
“图书、服装、家电等产品的实体店受到(电商)冲击最大,部分实体店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关闭潮。部分传统的百货商场也受到较大冲击,经营景气度持续下降,这对相关群体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电商制造的就业已经无法弥补它所带来的失业,这种不对等不仅仅是数量,还有地域和年龄上的。京东冲击中关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仅仅是到这,我觉得发改委是没必要说明最后一段话的,寓意恐怕在于把失业的罪责推给电商,发改委的出发点可能在创造就业上,下一步可能要出台政策抑制电商发展,或者是给各地政府警醒下。
但是我就一直没明白这是什么逻辑?
举个例子啊,公交车通行之前,满大街都是人力车,大概1-2个人就能创造1个车夫的就业,现在公交车来了,30-50个人 无人售票,一个司机就能搞定。现在发改委发话了,公交车冲击了人力车行业,造成了更多人的失业,罪责全在公交车。
换个例子,20世纪属于集装箱的时代,集装箱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使得大量装卸货的码头工人失业,这些工人一部分开始了集装箱相关的其他工作,另一部分转入了其他行业。而马克思的生产解放理论也谈了国家发展需要解放生产力。从维稳角度讲,国家有必要创造就业机会,但不应该是通过限制新的技术发展来实现,而应该是帮助人民逐渐过渡到新的产业。
作为发改委,发展和改革目的也并不是仅仅创造就业机会而限制新的模式和技术发展吧。